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

芙蓉




本文分為四節
壹、討論《吉川三國志》的芙蓉是否不知所蹤
貳、比對《通俗三國志》,看吉川英治後來如何交待芙蓉
參、討論《三國志大戰》芙蓉姬與甘夫人的關係
肆、其它

壹、 

據小出文彥的《三國志人物事典》中文版「芙蓉」一條記載:「芙蓉本姓鴻,為《吉川三國志》的杜撰人物,原是縣令之女,一度成為黃巾賊擄掠的對象,經僧人庇護才得保一時。後來劉備答應相助,一行於逃離黃巾賊追捕的途中,遭到賊兵截獲,正當危急之際,張飛現身來救。劉備投靠五臺山地主劉恢之際,再次不期而遇。雖說萍水相逢,作者筆下的劉備卻難掩真切的愛意,此後卻芳蹤杳然,再也不曾出場。」

嚴格說來,「芳蹤杳然」云云並非完全正確。稍後會再做說明。

《吉川三國志》即吉川英志所寫的《三國志》一書。據考,雖然吉川自己年輕時讀的是久保天隨譯的《三國志》,但寫作時參考的是湖南文山譯的《三國志》。後者的翻譯風格並非忠實,而是多作修改,而其底本為《李卓吾批評本》。(另外,日本習稱《三國志演義》為《三國志》。有許多三國相關作品都叫作《三國志》,下面會以《xx三國志》的方式來區別它們。)

《吉川三國志》裡有三位突出的女性角色,劉母、芙蓉、貂蟬。閱讀《吉川三國志》第一卷的讀者,應該很快就發現該書與原來的《三國演義》大相逕庭。吉川英治做了許多改寫與加添,其中包括劉母與芙蓉的戲份。

據遠流的鍾憲譯本(名為《三國英雄傳》),芙蓉本人出現於第一卷第3章〈白芙蓉〉、第4章〈小卒張飛〉、第15章〈岳南佳人〉、第16章〈故園〉。情節就與上述的記載相符。(只是鍾憲譯本將鴻家改為馮家,可能認為馮是比較常見的姓。)除了這幾章之外,芙蓉的倩影也會不時出現在劉備腦海中。

接下來節錄第一卷的一些片段,可見吉川筆下芙蓉的形象。首先是劉備扶芙蓉上馬:

「芙蓉身輕如燕,柔弱中帶有一股高貴的氣質。她的雙手就搭在劉備的肩上,黑髮也不經意地輕觸劉備的面頰。年紀方輕的劉備並非草木,霎時心跳加速,血脈沸騰。不過,所興起的遐思只發生在他將芙蓉扶上馬鞍的一剎那之間而已。」(第一卷,頁52)

以及兩人在馬上遭賊兵追殺時:
「芙蓉卻不再答話,只是筋疲力盡地把臉埋在馬鬃裏。她那蒼白的臉頰,簡直就像一朵雪白的芙蓉花一般,凄豔美絕。」(第一卷,頁55)

身為鴻家舊臣的張飛救了兩人之後,護衛芙蓉離開,與劉備分別。三年後劉備再遇到張飛,不禁回想起芙蓉:

偶爾,他自己的心裡也會浮現出一位麗人的倩影,那就是三年前黃河之旅的期間,在古塔下經由老僧所引見的芙蓉姑娘。自從那日別後,不知她過得好不好?如果詢問張飛,他應該會知道吧?下次見面時一定要問問看。(第一卷,頁124)

但是劉備沒有把這件事問清楚。接著他與關羽、張飛結拜。張飛偶然問起娶親的事。

被問到這件事的劉備,心中再度浮現出芙蓉姑娘那已然淡忘的美麗倩影。一時之間,劉備倒忘了答話。當他不經意地擡眼而望,白色的花瓣宛如有情之物似地,霏霏地散落在眼前。(第一卷,頁139)

劉關張三人成立義軍,四處轉戰,卻無功名,義軍的士氣渙散。這時的劉備,

他不禁勾起思母之情,同時,原本未曾刻意想念芙蓉姑娘的美麗眉眼,現在卻又自然地出現在內心深處,像是在撫慰他的無奈和不平。(第一卷,頁191)

黃巾之亂平定之後,諸軍凱歸洛陽。但是由於義軍並非正規軍,也只能駐在城門之外。這時的風景為,

鴻雁飛過,在秋風下搖曳的野地芙蓉,顯得特別雪白。(第一卷,頁221)

後來劉備成為縣令,卻因張飛怒鞕督郵,三人一起逃亡,投靠五臺山的劉恢一家。

當玄德停驢觀望時,看到大宅旁邊的小路上,正有一位絕色麗人騎著白馬走過去……「咦!怎麼有些面善?」玄德突然有一股異樣的感覺。雖然只是遠觀,印象卻極深。當然,也許是因為長期在充滿殺伐的戰場上生活,而且以往久居窮鄉僻壤,沒見識過什麼美女,才覺得這個女子特別美麗吧!(第一卷,頁248-249)

原來這位女子就是芙蓉。因為鴻家與劉恢的交情匪淺,所以張飛將芙蓉交給劉恢一家來照顧。過了一陣子,由於劉備看起來有心事,關羽便跟蹤劉備,撞見劉備與芙蓉的幽會。(名偵探關羽…)

兩人相對而視,會心一笑。但見芙蓉齒如編貝,笑燦如花。兩人逐漸偎近。(253)

「這是何苦呢?」「妳是指什麼?」「既然彼此都如此辛苦,為何還會千方百計到這裏來呢?」「我也一樣,無法了解自己的心情。」「好迷人的月光!」「春寒料峭,月色卻較夏秋之際更顯皎潔,就像置身夢境一樣。」兩人在花叢中留連忘返,只願時光永不流逝,好讓他們追夢逐歡。(第一卷,頁254)

關羽與張飛正擔心劉備已經失去大志,這時劉恢告知兩人,有官員要來借住,請他們先搬到別處。關張將此事告知劉備,劉備決定要離開此地。關羽問他,不會感到遺憾嗎?

劉備雖然微笑著,但也露出幾分羞赧之色,回答說:「不會的,愛情只是人生道上增姿添色的花朵而已。」(第一卷,頁259)

關羽追問,他跟芙蓉是不是認真的。(說實在話,如果劉備是認真的,難不成關羽要月下斬芙蓉嗎?)

玄德老實地回答:「這段期間我是很認真的。我不會欺騙彼此的感情,當時的我,心中想的確實唯有戀愛的甜蜜而已……但請兩位放心,愛情並不是玄德的一切,我很快就會恢復原來的樣子,恢復為中山靖王的後裔劉玄德……」(第一卷,頁260)

翌日,劉備一行人離開該地。劉恢也沒有相送。

然而大宅的樓臺上,此時卻有一位美女暗自目送他們離去,直到不見人影為止。不用說,當然是芙蓉姑娘。(第一卷,頁262)

在路上,張飛說了,

「英雄愛美人乃是常理,何況你也不能一輩子獨身。如果你真的喜歡芙蓉姑娘,我張飛必會轉告,無論做任何事都在所不辭。因為對我而言,她是老主人的女兒,如今又無依無靠,想必也願意對你託付終身。但是,現在還不到時候,一定要等你得志之後才能談論這件婚事。」(第一卷,頁262-263)

劉備答應了,他說,終必再回到五臺山下。三人暫時分手,玄備先回到故鄉探望母親。後來劉備又回到劉恢處,受到劉恢的推荐,前往幽州劉虞處。劉備助劉虞平定漁陽的賊亂,因功受封平原縣縣令。這裡還在第一卷的範圍。然而,一直到這裡,並沒有提及劉備是否有娶芙蓉。

《三國演義在日本》一書,認為在第四卷第26章,吉川英治有描述芙蓉後來成為劉備的夫人。在關羽降曹,入城見二嫂時,作者說劉備的「兩夫人中,甘夫人年幼,沛縣人,長相平平,惟五官端正而已。風韵猶存的是年長的糜夫人。這也難怪,糜夫人雖已年過三十,卻是青年劉備的初戀情人。那是距今十六年前的事了。當時劉備尚未騰達,還在涿縣織席販履,一次為賣茶孝敬母親,在黃河邊等了一天。回鄉時於曠野邂逅了絕代佳人白芙蓉,此即今日糜夫人。原來當日芙蓉別過劉備後,即往五臺山投靠劉恢,後為劉備迎為夫人。兩人間生有一子,時六歲。然體弱多病。」(206)(該書稱之為白芙蓉。為避免讀者以為芙蓉姓白,此處仍作芙蓉。此外,無論是《三國志》或是《三國演義》,均未提及糜夫人有子。此處六歲的孩子,按年齡也不該是阿斗,而且《三國志》或是《三國演義》均以阿斗為甘夫人之子。)

該書進一步質疑,芙蓉本不姓糜,緣何改稱糜夫人?而且劉備買茶是在168年,關羽降曹是在200年,其間過了32年,芙蓉怎會只有年過三十?吉川在此的寫作出了問題。(即使不考慮歷史上糜竺在196年讓其妹成為劉備夫人。)該書認為,吉川在作品的前半比較有對《三國演義》做改寫,後來幾同全譯。但是又要交代自己先前所寫的芙蓉(以及劉母),只好臨時插入一段對劉備家庭的介紹。

不過,筆者認為,真要挑問題的話,光是劉備買茶的時間點就有問題了。因為168年劉備只是個孩子,而且哪來的黃巾賊可打?筆者有個想法,如果反過來用卷四來修訂卷一的設定,似乎是行得通。假使關羽降曹是在200年,十六年前就是184年,中平元年。我們可以把卷一的「建寧元年」改為「中平元年」,將劉備初遇張飛與芙蓉設定在184年,而且劉備不久後就與張飛重逢,這樣的設定看起來也蠻合理的,不知這是不是吉川在寫第四卷時的想法。而且這樣的設定還可以解決一個問題,原來吉川在卷一的設定是,劉備、張飛、芙蓉分手後三年,劉備再遇張飛;桃園三結義後,又是征戰,還當了安喜縣縣令,後來才再遇到芙蓉。後來離開芙蓉,回到家鄉時,說他結義之後離開家鄉三年。也就是說,劉備與芙蓉從第一次相見到重逢,有五六年不見……對於有情人而言,實在不是個仁慈的設定。(筆者的這個想法亦非無他人支持,至少《橫山三國志》跟筆者想法接近,就是從中平元年開始畫的。)

無論如何,姑且不管芙蓉與糜夫人的等同問題,至少作者是有交待芙蓉的結局。以此而言,《三國志人物事典》記載是有問題的。芙蓉並沒有不知所蹤。雖然該書編者小出文彥自承曾經拜讀《吉川三國志》,他似乎沒有注意到卷四裡對芙蓉的交代。

然而,《三國英雄傳》第四卷第26章的譯文卻與《三國演義在日本》的大不相同:劉備的兩位夫人中,糜夫人年紀稍長,約三十出頭,而且是個十足的美人,她為玄德生了一個男孩,如今已經六歲,只是自小身體羸弱。甘夫人的年紀比糜夫人來的小,乃沛縣人士,雖無豔麗姿容,卻也清麗可人,風姿綽約。但是在她們之前,玄德還迎娶過另一名女子,也就是玄德的初戀情人。十多年前,當劉備還處於織蓆維生的困境中,在某次前往黃河畔,向洛陽船上的商人購買母親喜愛的茶葉時,歸途中遇上了一位名叫芙蓉的姑娘。她原先住在五臺山上的舅舅劉恢家中,後來劉備親自上五臺山提親,正式迎娶,只是不久便因病去世。(第四卷,頁289)

這段譯文完全是將芙蓉當作是有別於糜夫人、甘夫人的人。筆者認為,有兩種可能,第一種,如同前面所提,吉川安排芙蓉為糜夫人,小出文彥沒有注意到這點,而《三國英雄傳》的譯文其實經過譯者的更動。第二種,《吉川三國志》有兩個不同的版本,使得卷四第26章會有兩種不同的譯文,而小出文彥手上的版本與鍾憲身上的版本是相同的。

《吉川三國志》在日本是由講談社與六興出版社出版。《三國演義在日本》是用講談社1989年文庫本。《三國英雄傳》則不明。無論如何,筆者不曉得《吉川三國志》是否有實質的版本差異,只好在此打住。

綜觀芙蓉姬的形象,她非常美麗,出場的節數很少,也幾乎沒有台詞。受黃巾賊追殺時曾說過一句話,在劉恢家時才有一段跟劉備的對話。在重逢於劉恢家之前,讀者幾乎是透過劉備的視角觀看她,透過劉備的腦海去想她。她是一種理想的形象,給與劉備一種心理上的安慰。然而,劉備與芙蓉的愛情,終究只是《吉川三國志》第一卷的一段插曲,吉川英治在第一卷的重點仍然是劉備心懷大志卻不得志的情況。就像劉備所說的,「愛情只是人生道上增姿添色的花朵而已。」(這句話很美,《三國人物事典》的中譯者沒有把「路傍花」直譯出來。)但是,無論如何,作者曾經試圖交待芙蓉的下落。因此,芙蓉並非不知所蹤。

貳、

筆者認為前述《三國演義在日本》一書的論述方向是正確的。而筆者想要提供更多輔助證據,尤其是從該書的第三卷出發。筆者的假設是,吉川英治在第一卷有努力經營自己創造的橋段,以及劉母與芙蓉這兩個角色,但是後來大多只有跟著湖南文山譯的《通俗三國志》在寫,並未多寫,因而產生一些設定上前後不一致的問題。由於《通俗三國志》的底本是《李卓吾批評本》,接下來的討論就以這兩個文本以及《吉川三國志》來討論。

筆者假設,在第一卷〈故園〉之後,由於《通俗三國志》一直沒有再提到劉備的妻子一事,芙蓉這個角色便遭作者淡忘。一直要到呂布佔領徐州,劉備的妻與子(日文的「妻子さいし」可以解為「妻與子」,或是「家人」)身陷城中,呂布派人把守劉備宅第的橋段:



(圖:《通俗三國志》上卷.卷之六,頁294

此段對應於《李卓吾批評本》第十四回:呂布城中安撫居民,令軍一百守把玄德宅門。諸人不許進入,此是呂布弟兄之情也。却說張飛引數十騎,直到盱眙,來見玄德,說曹豹獻門,呂布夜襲徐州,眾皆失色。玄德嘆曰:「得何足喜,失何足憂。」關公曰:「嫂嫂安在?」張飛曰:「皆陷於城中。」

吉川英治把握機會大書特書,寫了一段呂布來到劉備家,遇見劉備的母親、妻子、小孩:

此處住著玄德的家人……在另一個房間裏,卻發現有一位氣質高雅的老婦,以及一位年輕貌美的婦人,他們抱著一個年幼的孩童,靜靜地佇立當場。……果然,一位是玄德的母親,旁邊是他的夫人,他手上牽的小孩就是玄德的兒子。(第三卷,頁95)

如果先前提到的第四卷的設定(也就是芙蓉後來成為劉備的妻子)這時已經存在於吉川英治心中,那麼這位劉備的妻子,當是芙蓉。她和過去一樣,沒有什麼台詞。(當然,如果你接受的是中譯本的設定,那麼這位就是糜夫人,但不是芙蓉。)

《通俗三國志》在此之後有呂布與劉備重修舊好,呂布將夫人與家人送回給劉備的橋段:



(圖:《通俗三國志》上卷.卷之六,頁296

此段對應於《李卓吾批評本》第十五回:布恐疑惑,先令人送老小還玄德。甘糜二夫人對玄德曰:「呂布令兵一百,把定宅門,諸人不敢入,常使侍妾送物,未嘗有缺。」

吉川英治也把握機會,大書特書:

呂布為了消除玄德的疑慮,先把他的母親、妻兒送到途中與他見面。玄德伸開雙手迎接母親、妻子,並且擁抱兒子,很高興的表示:「太難得了」。並且感謝老天爺讓大家能夠平安無事。玄德的夫人甘氏和糜氏告訴他說:「呂布不但派人保護我們,還不時送來東西,並且他本人也經常過來探問。」(第三卷,頁106)

然而,細心的讀者發現了嗎?《通俗三國志》在這裡才提到劉備的夫人有甘氏、糜氏兩位,而吉川英治也只好跟著這麼寫。(相比之下,《李卓吾批評本》中的張飛回答嫂嫂皆陷於城中,「皆」一字即表明為複數。)我想,在此之前吉川英治可能沒有想到劉備夫人有兩位的問題。

到了第四卷第26章又有甘氏、糜氏的橋段時,吉川英治索性接著他在第三卷頁95關於劉母與芙蓉與孩子的描述,稱芙蓉就是糜氏,而且有孩子。(然後這時候也交待了劉母的死亡。)但是吉川英治顯然沒有想到,這樣的堅持會產生幾個問題。首先,糜氏是糜竺之妹而非鴻家後代,吉川英治雖然也有寫到糜竺嫁妹一事:

……早先在玄德領有徐州之時,[糜竺]便與玄德志同道合,從旁輔佐;尤其是在討伐袁術,逃亡廣陵之際,由於正值軍需匱乏,家境富裕的糜竺早已看好玄德的前途必然大有可為,經常伸出援手,提供錢財資助軍費,甚至後來更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玄德。(第六卷,頁235-236)

不過,那是第六卷的事了,吉川英治在寫第四卷時,可能沒有想到這點。另一個問題就是芙蓉之子會是誰的問題。就年紀來說顯然不會是阿斗,無怪乎網上有人認為那是劉封。但是劉封在《三國志》與《三國演義》均為劉備的義子。

參、

《吉川三國志》在日本的影響很深遠,後來橫山光輝畫的《橫山三國志》,就有參考《吉川三國志》。最明顯的證據就是,《橫山三國志》裡也有劉備與芙蓉姬相識、幽會的橋段。這使得SEGA在設計《三國志大戰》2.1 LE030「芙蓉姬」這張卡,是採用橫山光輝風格的圖。



(圖:芙蓉姬_三國志大戰)

有趣的是,這張卡與3.0的「甘皇后」有互換關係,也就是說,不能同時使用這兩張卡。關於不能同時使用的原因有幾種猜測,最簡單的一種就是,純粹因為兩人的特技相同,為了遊戲平衡,不宜同時使用。不過,我們可以追問,為什麼SEGA要把相同的技能給予兩張不同名的卡?

另一種猜測是,如果按照《吉川三國志》所說的,芙蓉就是糜夫人的話,糜夫人與甘夫人有正室、側室的關係,不宜同時出場。然而,假使SEGA真要玩這個梗,王悅、王桃、鮑三娘是不是也不該同時出場?(關索表示:沒有正室、側室之別,都是我的翅膀,或戰利品。)再者,如果SEGA是認為芙蓉就是糜夫人的話,「芙蓉姬」這張卡應該是跟「糜夫人」的卡互換吧?(糜夫人在《三國志大戰》一二三代皆有出場。)

還有一種猜測就是,SEGA將芙蓉姬認定為甘皇后。理由很簡單,有互換關係的卡片通常是同名卡,指到相同的人物,雖然「芙蓉姬」與「甘皇后」不同名,但是SEGA在暗示兩人是同一人。問題是SEGA的這個認定是正確的嗎?《橫山三國志》雖然有畫出《吉川三國志》第一卷裡關於芙蓉的橋段;可是,《橫山三國志》並沒有區分甘夫人與糜夫人,劉備在同一時間點,貌似只有一位夫人。

呂布佔領徐州時只有一位夫人在劉母旁邊(冊10)。 



約法三章、過五關斬六將時關羽照顧的只有一位夫人(冊17、冊18)。


長阪坡之役也只有一位夫人出場(冊23)。 


這些圖中的「劉備夫人」,很難說是同一人或是不同人(髮型一直換…),徨論她是甘夫人還是糜夫人。據說因為《橫山三國志》是在兒童向的雜誌連載,作者將一夫多妻的事情淡化處理。而且,芙蓉還是跟這位劉備夫人長得不大一樣。筆者認為,《橫山三國志》採取的可能是「芙蓉不知所蹤」的立場。對《橫山三國志》而言,芙蓉可能不等於「劉備夫人」,也不等於甘夫人或糜夫人;SEGA如果將芙蓉當作是甘夫人,可能沒什麼基礎。

還有一種猜測是,柴田鍊三郎曾受吉川英治的影響,在《柴鍊三國志:英雄在此》裡,設定一位追隨劉備的女性白芙蓉,而她是甘夫人。這個設定可能影響了SEGA。由於筆者手邊沒有這部書,就暫時打住。

肆、

就電動而言,一九八九年Koei的《三國志二代》pc88版裡,有一項戰利品是「芙蓉姬」,賞賜給部下的話,部下的魅力會上昇,忠誠會變一百。不過這個設定在《三國志二代》後來的幾個版本都修過了,改為其它寶物。大概是為了避免物化女性。

在《三國志七代》(ps, ps2, ps版本)創造武將時,如果輸入「芙蓉姬」這個名字,會跑出來特殊武將。
(圖:特殊武將芙容姬)

近來的《三國戀戰記》也有芙蓉姬的出場,但是她不是女主角,女主角是山田花。
(圖:芙蓉姬_三國戀戰記

(圖:芙蓉姬_三國戀戰記


參考資料:

《三國志人物事典》中文版、日文版
《三國演義在日本》
《吉川三國志》
《三國英雄傳》
《通俗三國志》
《李卓吾批評本》
《橫山光輝三國志》
中文、日文維基百科:吉川英治、橫山光輝、光榮三國志

3 則留言:

  1. 黃正甫刊本,問「嫂嫂安在」的是劉備自己。而呂布歸還劉備家人給劉備時,說呂布有好好照顧他們的,是甘夫人,而非甘糜二夫人。不過,張飛前面還是說「皆」陷於城中,這裡應該是有兩位夫人。

    毛本改由關羽來問的原因也不難猜。畢竟劉備視妻子如衣服,而關羽後來可是千里護嫂呢。(關羽你還真關心嫂嫂啊……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鍾憲譯《三國英雄傳》第四卷〈大步臣道〉第2節,認為芙蓉不同於甘糜二人。經查考吉川英治全集(講談社1966)與青空文庫(1989,2009)的日文,均與《三國演義在日本》的譯文相合,而不同於鍾憲譯本。鍾憲似乎忽略了「いまの糜夫人であった」這個句子,而且忽略「一子がある。六歳になる。」「けれど病弱だった。」的句子。反而稱「只是[芙容]不久便因病去世。」一語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今日偶見巴哈姆特近日亦有人討論芙蓉姬。
    4. 芙蓉 - 吉川三國志之問題角色敘述與台版譯文比對
    http://home.gamer.com.tw/creationDetail.php?sn=3223669

    回覆刪除